促进家政服务扩容提质,事关千家万户福祉,是适应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需求的重要举措,有利于扩消费、增就业。要促进家政服务企业进社区,加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,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,加大政策扶持。
职业队伍持续壮大 服务质量节节提升
三月下旬早上八点,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沃土壕村村民韦彩英便来到公司,开始的工作。一年多前,她与内蒙古安邦尼家政有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务合同,成为一名员工制保洁员。“过去打零工,挣得少还不稳定,现在公司给我派单,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,比以前强多了。”
如今韦彩英每次出工,都要换上统一的工作装,拿上专业工具包,按照入户服务协议,提供标准化的保洁服务。这样的工作流程,得到了顾客的认可。家住包头市牡丹花园小区的贾先生说,“整个过程很规范,服务人员很专业,让人非常放心。”收入增加,评价提高,对于这些变化,韦彩英说,多亏了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。
近年来,包头市大力推进家庭服务技能培训,推动服务质量提升。“我们按年度组织实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特别培训计划,重点推进家政服务、母婴护理、养老护理、保健按摩等工种,补贴标准按上浮20%执行。”包头市就业服务局家庭服务业科科长高念平介绍。
为方便学员,包头市鼓励培训学校到学员属地进行培训,很多学校把培训班开到了(嘎查)村委会,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技能培训。同时,包头市实行培训补贴“先垫后返、直补个人”,大大降低了培训人员经济负担,提高了培训积极性。
2013年至2017年,包头市家庭服务技能培训年度培训规模都达到6000人以上,五年累计培训3.14万人。“2018年包头市全年培训人数更是达到了1.44万人,有效地推动了全行业的职业化建设。”包头市就业服务局周慧剑副局长说。
“互联网+家庭服务” 实名管理放心消费
从业人员的增长,背后是市场需求的旺盛。今年1月,包头96200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有效订单共计37195单,达到成立以来单月订单高值,相比上一峰值提升了31%。该中心经理侯阳介绍。
2013年,包头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建立了96200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。作为政府公益性的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,中心的服务项目涵盖了各类家政、养老以及病患陪护服务等。到2018年末,中心加盟商户达到624家,全年订单总数达到了11.36万单。
“以往市民都是通过电话咨询服务,现在他们还可以通过官网、微信公众号或‘包头家庭服务’APP,提出家庭服务需求。”侯阳介绍。服务结束后,客户可以查看订单进行评价,或由中心客服人员进行电话回访。中心会将业务终单进行分类汇总、统计通报、综合评价与市场分析,形成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,为包头市制定家庭服务政策提供参考。
作为政府公益性平台,信息中心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具有监管职能。“我们除了对商户资质进行审核外,还对服务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。目前,中心实名登记的服务人员已超过万人。”侯阳表示,中心会将服务人员的姓名、照片、工种等各类信息综合,生成二维码,顾客通过扫码确认,确保实名制落到实处。
“96200信息中心在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。”包头市就业服务局局长王宏用说,“我们不仅要保证桥梁畅通,还要引导鼓励家服企业做大做强做优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。”
政策红包利企利民 监督自律双管齐下
为支持家服企业发展,包头市实施了“一贴息七补贴一减免”的政策红包,即家庭服务机构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,并给予入户服务补贴、建设补贴等7项补贴,设立家庭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每年2000万元。同时,针对全市居民家庭向96200信息中心提出的家庭服务业务,每月给予一次50元的费用减免。截至目前,包头市已累计拨付家庭服务业各类扶持资金1.1亿元。
在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下,一批家服产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。包头24户家服机构列入全庭服务业“百强千户”和内蒙古自治区“十强百户”企业名单。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,全市家庭服务机构在服务供给数量、内容和质量等方面都实现了提档升级。
截止到2018年末,包头市已认定家庭服务机构417家,社区家庭服务中心(站)达到246个,全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.93万人。“我们要把家庭服务业作为‘朝阳产业’,不断加强规范化、职业化和信息化建设,为稳定就业、扩大就业拓展广阔空间,注入强大动力。”王宏用说。(包头市就业服务局供稿)
(责编:刘泽、张雪冬)